榆林学院

搜索

【有暑期没暑假】校领导慰问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师生

日期:2025年07月24日 16:46 作者:徐绘 来源: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叶韬 审核:刘满平 阅读次数: 背景颜色:

7月22日,校党委副书记马亚军在信息工程学院负责同志陪同下,专程赴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治理监督局,看望慰问正在开展“科技赋能·智绘黄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师生团队。此次走访既是对实践成果的阶段性检验,也是深入推进校地合作的重要契机。

在产学研合作座谈会上,榆林学院杰出校友黄委会绥德局局长刘立峰对榆林学院实践团队的工作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时值双方共建“智慧水保”科技小院项目一周年之际,此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特殊意义。实践团队在数据采集、系统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为深化校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重点展示了四大创新成果系统:雨量监测自动采集系统、气象数据展示平台、环境要素接入平台及水文报表自动处理软件。这些成果直击流域治理中“基层技术薄弱、数据整合困难”的痛点问题,通过自主研发构建了实用性强、操作便捷、可扩展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在技术交流环节,试验站科研人员就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难题与师生团队展开深入探讨。双方围绕数据管理系统落地应用、设备部署适配性优化、未来科研项目联合申报等议题交换意见,达成了多项合作共识。

马亚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实践团队将信息技术与水文治理深度融合,实现了从“理论方案”到“实践应用”的跨越,充分彰显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成效。他勉励同学们要学习水保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精神,以及扎根黄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青春热情,投入到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中,在真实的场景中检验所学、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在未来的人生与科研道路上,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技术实践,让青春在黄土高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刘立峰表示,未来将把实践成果纳入实际应用场景试点,持续深化与榆林学院的战略合作,构建“青年智力+科研平台+基层需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践队员们也表示,通过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据悉,信息工程学院今年共组建5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72名学子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学院将进一步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专业价值与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

上一条【有暑期没暑假】校长康伟受邀参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工作交流会
下一条【有暑期没暑假】校领导赴鱼河峁镇慰问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师生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