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

搜索

【有暑期没暑假】校长康伟受邀参加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工作交流会

日期:2025年07月25日 09:00 作者:郝万喜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叶韬 审核:刘小红 阅读次数: 背景颜色:

7月23日,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工作交流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李大钊干部学院召开,来自全国9个省份的高校、纪念馆、展览馆、研究基地等近30家相关单位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李大钊深邃的历史眼光、珍贵的思想价值、伟大的革命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乃至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远影响。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朱善璐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秘书长胡俊主持。校长康伟受邀参加工作交流会并作交流发言。

康伟在交流发言中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李大钊经略西北“播种”。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一生都在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劳碌,倾其所有支持革命活动。从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李大钊通过北京党组织派遣共产党员先后到北方各地建立共产党组织,到1927年春天,除北京以外,已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北方(西北)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西北各地党组织的建立,对于开展工农革命运动,迎接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必要的准备。二是李子洲立足陕北“播火”。榆林学院(绥德师范)的老校长李子洲,是一位对党领导的陕北地区的革命斗争作出开创性贡献的革命先辈,被毛泽东称为“陕北共产党奠基人”。1923年夏,李子洲从北京大学毕业,随即回到陕西开展革命工作,1924年春到陕西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德师范)担任校长。其间,创立了陕北最早的党团组织。到1926年冬,绥德师范80%的学生都加入了党组织或团组织。在李子洲的领导下,谢子长、刘志丹等一批革命青年陆续入团入党,陕北的革命星火闪闪发光。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是播种西北革命火种的地方,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校友齐心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三是新时代赓续血脉“播广”。我们在研究李大钊的同时,要重视对李大钊的学生及相关革命历史实践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突显研究的系统性、集成性和全面性。为了不断传承和弘扬从李大钊到李子洲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榆林学院(绥德师范)组织拍摄了红色舞台剧《播火者》、校史话剧《李子洲在1929》,与子洲县联合拍摄电影《李子洲》即将上线公映;建立了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中心并获批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创办了内部学术刊物《西北革命策源地研究》。成功获批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成立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整合全校资源开掘西北革命史这座“富矿”。

会上,黑龙江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燕山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李大钊烈士陵园等单位的代表分别作交流发言。

最后,朱善璐作总结讲话,充分肯定了包括榆林学院在内的各单位在研究李大钊、宣传李大钊、学习李大钊等方面所做的具体探索和积极贡献。他强调,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光荣传统,沿着李大钊同志等革命先辈开创的道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真正做好立德树人这个大工程,切实把人才培养好;我们要学习传承李大钊精神,“用大钊精神研究大钊”,进一步深化李大钊研究,让大钊先生的革命精神和人格力量在新时代不断结出硕果;作为李大钊研究的重要基地和李大钊革命事迹的关注者、研究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科学的协作式工作网络,把李大钊相关研究做得更深更实更有成效。

上一条【有暑期没暑假】喜报|榆林学院成功获批工信部“麒麟工坊”实训基地共建单位
下一条【有暑期没暑假】校领导慰问我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师生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