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

搜索

【学术报告】西北大学李浩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日期:2023年05月26日 11:03 作者:樊文军 来源:文学院 编辑:张元春 阅读次数: 背景颜色:

5月24日下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受邀在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人工智能时代谈经典阅读”学术报告。本次活动为第五届榆溪学者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全校师生代表400余人参加。榆林学院副校长张晓主持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李浩教授的学术成就,并对李浩教授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敬意。

李浩教授从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谈经典阅读,卡尔维诺谈阅读经典的14个好处导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定文化自信,强调学校和师生在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李浩阐述了自己对经典的定义:信得过、生得早、靠得住、引得多、走得远、传得久的典型作品。经典阅读是指狭义阅读中极其狭小但又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文本的阅读,是对人类书籍和知识“金字塔”塔尖部分的了解和接受,是对露出知识海平面的“冰峰”的观察与触摸。经典阅读不管是个人还是民族,如果没进入文化经典,也就是意味着其生活或存在不可能有历史的厚度。李浩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三句诗歌展示了阅读经典的三重境界。经典阅读的功能与意义,就是为了充电以照亮自己,造境以提升自己,掘宝以富裕自己,启示以度化他人,发明以福利社会,创新以延续经典。

神游古今中外经典以启迪智慧。李浩教授谈起马斯克“脑机对接”实验,从“脑机对接”重新审视经典阅读,告诉我们要读历史、读世界、读自己、读众生、读宇宙。李浩总结了人工智能时代阅读的五个特点,指出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时代经典阅读需要不断升级自我,与时俱进。“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李浩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洞穴理论、霍金的“金鱼缸之问”、以赛亚·伯林的刺猬和狐狸理论,到道生一、从零到一、垂直进步的原创思维,再到知识圆圈说和回到中国智慧,勉励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阅读中“找新知”,开启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眼”,在面对人生经历的各种“初境”“困境”时,增加学以致用、活学妙用“化境”本领,体悟践行新时代“向前”和“向上”的中国智慧。

报告互动环节,李浩同师生交流了经典阅读方面的心得体会。张晓副校长总结时指出,李浩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信手拈来的生动案例,旁征博引的经典演绎,让大家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他寄望师生走近经典、拥抱经典、多读经典,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中国人。

上一条榆林学院承办陕西省“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榆林分论坛---第五届“榆溪学者论坛”
下一条我校举办2023年全国高校(陕西)教材巡展活动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