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

搜索

榆林学院举行2025年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暨暑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会

日期:2025年07月09日 15:40 作者:薛霞 刘媛媛 来源:团委 编辑:叶韬 审核:蹇攀峰 阅读次数: 背景颜色:

为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淬炼过硬本领,在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7月8日,榆林学院2025年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暨暑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会在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党委副书记、校长康伟授旗并宣布榆林学院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出征,副校长姚学慧讲话,教务处、学工部、招就处、保卫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各二级学院“三下乡”带队教师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为青春扎根基层凝聚行动合力,为青年成长成才拓宽实践路径。会议由团委书记主持。

仪式在激昂而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入团团员的宣誓声与老团员的重温誓词交织,字字铿锵。“三下乡”实践队师生代表史建国、马小雅分别发言,表示青年理应紧扣时代脉搏,深深扎根基层大地,真切体察民心民意,大力弘扬奋斗精神,让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在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中实现青春价值。

姚学慧在动员讲话中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助推学校“五乐育人”工程实施,引导学子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贡献青春力量。他对即将奔赴基层一线、投身社会实践的同学们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做红色基因传承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发挥师范特色联动中小学开展红色活动,坚定“四个自信”;二是以实践锤炼本领,做“五乐育人”践行者,在基层实践中践行“五乐”理念,提升综合素质;三是以实践促进知行合一,做应用型人才示范者,建立“实践—反思—提升”循环机制,带着问题去,带着成果回,让实践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四是以安全护航实践活动,做纪律规范遵守者,做到 “四个确保”,以奋斗青年之姿维护学校形象。最后他希望大家珍惜实践机会,带着问题、热情、责任下去,带着思考、收获、成长回来,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行动诠释“五乐育人”内涵,“大手牵小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展现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会上,学工部部长在部署暑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时表示,要扎实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筑牢安全防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安全教育,针对交通出行、留校生活、社会实践等场景开展精准施策,全流程动态监测,确保学生暑期安全;二是做好假期资助,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需求,主动摸排、精准帮扶,通过暖心举措传递关怀,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安心度过假期;三是统筹推进迎新筹备,提前谋划、细化方案,从流程优化、环境布置到新生关怀等方面周密部署,为新学期顺利迎新打下坚实基础,以细致服务展现学校温度。

榆林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紧扣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绿色发展、开展社会服务、增进民族团结、支持卫国戍边等重点领域,遵循“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目标,按照“大一全员参与、学生骨干带队”的原则,组建了62支校级立项队伍与320支院级重点团队,150余名学生递交了中、省、市、县政府见习申报材料,43名优秀毕业生主动投身祖国西部建设,共累计3600余名榆苑学子将奔赴各地,以青春之我,赴基层之约,在实践熔炉中淬炼真才实学,让成长轨迹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奋力书写无愧于青春的华丽篇章。

下一条喜报 | 榆林学院三个微专业成功入选教育部“双千计划”首批名单

微博矩阵

微信矩阵

移动版